譯文
貢院里香煙繚繞,春天的和風(fēng)又暖又輕,寬闊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滿了各地來應(yīng)試的精英。
舉子們緊張肅穆地戰(zhàn)斗,如同銜枚疾走的士兵,只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
郡縣里向京都獻上賢才,首先重視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職,依賴著執(zhí)政大臣。
我感到慚愧的是身體衰病心神已盡,選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諸位來識別辨明。
注釋
禮部:官署名,為六部之一,掌禮樂、祭祀、封建、宴樂及學(xué)校貢舉的政令。貢院:科舉時代考試貢士之所。
紫殿:指京都貢院。一作“紫案”。暖吹:暖風(fēng),指春風(fēng)。
席:猶言列坐。
宋初的考試制度,大致承襲唐代,由州府舉薦考生,入京應(yīng)試,由禮部主持其事。此詩即以一員考官的身份寫出他的見聞與感受。
從詩中可知,考試時間是在初春時節(jié)。首聯(lián)著力渲染了禮部試的考場環(huán)境——群英畢至,貢院里肅穆幽雅,試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異味,且能增添祥瑞肅穆的氣氛。頷聯(lián)重點描繪士子答題情況,考生們大清早就入場了,沒有一點喧鬧嘈雜之聲。試題下發(fā)后,考生奮筆疾書,一片沙沙沙的聲音,好似春蠶在吃桑葉。頸聯(lián)表明考試意義,詩人對此景象不禁發(fā)生感慨,濟濟多士,盡是天下英才,國家的棟梁。尾聯(lián)自謙衰病,諄諄囑托同僚,作為選拔人才的考官,應(yīng)當(dāng)具有慧眼認(rèn)真鑒別。詩中說自己老病,精神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宋初的考試制度,大致承襲唐代,由州府舉薦考生,入京應(yīng)試,由禮部主持其事。此詩即以一員考官的身份寫出他的見聞與感受。
從詩中可知,考試時間是在初春時節(jié)。首聯(lián)著力渲染了禮部試的考場環(huán)境——群英畢至,貢院里肅穆幽雅,試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異味,且能增添祥瑞肅穆的氣氛。頷聯(lián)重點描繪士子答題情況,考生們大清早就入場了,沒有一點喧鬧嘈雜之聲。試題下發(fā)后,考生奮筆疾書,一片沙沙沙的聲音,好似春蠶在吃桑葉。頸聯(lián)表明考試意義,詩人對此景象不禁發(fā)生感慨,濟濟多士,盡是天下英才,國家的棟梁。尾聯(lián)自謙衰病,諄諄囑托同僚,作為選拔人才的考官,應(yīng)當(dāng)具有慧眼認(rèn)真鑒別。詩中說自己老病,精神不濟。閱卷挑選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謙遜之辭。全詩透露出一種惜才愛才的真摯感情,也表達了要為國選出真才的責(zé)任感和使命感。
封建時代的科考,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國家寄予厚望,違法者將置以重刑,輕則充軍流放邊地,重則殺頭,半點也馬虎不得。在清朝,主考官在考試期間出行,車后豎鍘刀一把,以示自律。魯迅的祖父就因為替考生向考官行賄,被判斬監(jiān)候的。掄才大典,朝廷、考官、考生都是全力以赴的,詩正是確切而生動地寫出了這種景象。▲
,參考資料:完善
1、 黃進德.歐陽修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50-151 2、 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4:92 3、 劉永生.宋詩選: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61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