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

梅堯臣〔宋代〕〔〕

黕黕日腳云,斷續如破灘。忽舒金翠尾,始識秦女鸞。又改為連牛,綴燧懷齊單。伺黑密不囂,額額城未剜。風吹了無物,猶立船頭看。
譯文及注釋
譯文傍晚,夕陽照射下的低空云,聚散不定,猶如破碎割裂的河灘,不能連成一片。忽而展開了金黃的翠尾,仿佛是仙女弄玉引來的一群鳳凰。隨后又變成了身披五彩織錦的牛群,牛尾上還捆著光焰四射的火把,就像齊人田單指揮的火牛陣。一會又變幻成等候黑夜到來、密集無聲的一支奇襲部隊,只待發動奇襲,穴城而入。一陣風吹散了晚云,天邊了無一物,仍然還一動不動地佇立在船頭凝望。 注釋黕黕(dǎn):發黑的樣子。日腳云:指夕陽照射下的低空云。破灘:破碎割裂的河灘。金翠尾:金黃翠碧、五顏六色的鳥尾。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這首詩前二句寫所見晚云的最初形態,并順手點題。中間六句寫晚云變幻所構成的奇異景色。最后兩句寫詩人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這首詩借助新奇的比喻和聯想手法,巧用典故,成功地把晚云難寫之動景展現了出來。   開端二句,寫所見晚云的最初形態,并順手點題。這句點明描寫對象。烏云在晚風中舒卷離合,集散不定,猶如支離割裂的河灘,尚未連成一片,故說“斷續如破灘”。   中間六句寫晚云變幻所構成的奇異景色。由于云層浮動和日光照射,天邊晚云出現了五顏六色、絢爛多姿的形象:忽而展開了金黃的翠尾,仿佛是仙女弄玉引來的一群鳳凰;隨后又變成了身披五彩織錦的牛群,牛尾上還捆著 展開閱讀全文 ∨,這首詩前二句寫所見晚云的最初形態,并順手點題。中間六句寫晚云變幻所構成的奇異景色。最后兩句寫詩人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這首詩借助新奇的比喻和聯想手法,巧用典故,成功地把晚云難寫之動景展現了出來。   開端二句,寫所見晚云的最初形態,并順手點題。這句點明描寫對象。烏云在晚風中舒卷離合,集散不定,猶如支離割裂的河灘,尚未連成一片,故說“斷續如破灘”。   中間六句寫晚云變幻所構成的奇異景色。由于云層浮動和日光照射,天邊晚云出現了五顏六色、絢爛多姿的形象:忽而展開了金黃的翠尾,仿佛是仙女弄玉引來的一群鳳凰;隨后又變成了身披五彩織錦的牛群,牛尾上還捆著光焰四射的火把,就像齊人田單指揮的火牛陣;一會兒又成了闃寂無聲的步兵陣,如同暗中包圍了敵寨,正等待著夜深發動奇襲,穴城而入……詩中“秦女鸞”,是借用秦穆公之女弄玉的故事。“連牛”“綴燧”,是借用田單的故事。“伺黑”兩句,是寫奇兵圍城的情景。詩人在這里飛馳想象,借助古代故事,采用一系列復雜的比喻,寫出晚云的奇妙變幻,手法是新巧的。   收尾兩句,是寫詩人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一陣風吹散了晚云,天邊了無一物,詩人還一動不動地佇立在船頭凝望。這既暗示了景物之奇,使目睹者不暇旁顧;又寫出了晚云之幻,面前的瑰奇物象倏忽過眼一空。且還補出寫景的立足點,點明以上描述的一切,都屬詩人途中所見,從而增強了真切感。   梅堯臣認為好詩要能“意新語工”,“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這首詩正是借助于新奇的比喻和聯想,把晚云的難寫之景,展現于人們的眼前。▲,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等撰寫 .宋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12 :第98-99頁
創作背景
這首詩前二句寫所見晚云的最初形態,并順手點題。中間六句寫晚云變幻所構成的奇異景色。最后兩句寫詩人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這首詩借助新奇的比喻和聯想手法,巧用典故,成功地把晚云難寫之動景展現了出來。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稱梅宛陵。以從父蔭為桐城、河南、河陽主簿,歷知德興、建德、襄城。皇祐初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東都事略》有傳。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詞》收錄其詞二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