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二十三首

李賀〔唐代〕〔〕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忽憶周天子,驅(qū)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發(fā)斷鋸長麻。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
君王若燕去,誰為拽車轅?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內(nèi)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香幞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

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風。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蕭寺馱經(jīng)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龍馬脊毛圖案像連接著的銅錢,銀蹄飛馳一片白色宛如踏云煙。
可是沒有人為它編織錦繡障泥,又有誰肯為它鑄造飾金的馬鞭?

寒冬臘月里,草根也發(fā)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鹽。
不知自己嘴,是硬還是軟,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銜。

忽然想起,周穆王何等威風,駕駛著車騎,馳進群玉山中。
騎卒吆喝開道,辭別了京城,八駿里面那赤驥馬最受恩寵!

這匹馬可不是人家的凡馬,它原是天上那房星的精靈。
到跟前敲敲它瘦勁的骨骼,還會發(fā)出帶著錚錚的銅聲。

平沙覆蓋著大漠宛如白雪茫茫,如彎鉤的月亮高掛在燕然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組詩名為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fā)詩人懷才不遇的感嘆和憤慨,以及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和愿望。這是一組頗有特色的詠物詩,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遙深、構(gòu)思奇巧、用典靈活等藝術特色。

  懷才不遇是李賀在這組詩中所寄寓的第一層意思,也是這組詩中的重點所在,開篇第一首,描繪了一匹神采奕奕的良馬形象:“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它的脊背上有黑色連錢花,奮起銀奔跑起來時,腳下是一片白色的云煙,簡直如騰云駕霧一般。可惜的是,這樣的一匹好馬卻“無人織錦韂”,更沒人為之“鑄金鞭”,詩人在這里寄寓了自己空有滿腹才華卻無人賞識的感慨,其失落感顯得異常強烈!在《馬詩》其三中,詩人寫道:“忽憶周天子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組詩名為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fā)詩人懷才不遇的感嘆和憤慨,以及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和愿望。這是一組頗有特色的詠物詩,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遙深、構(gòu)思奇巧、用典靈活等藝術特色。

  懷才不遇是李賀在這組詩中所寄寓的第一層意思,也是這組詩中的重點所在,開篇第一首,描繪了一匹神采奕奕的良馬形象:“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它的脊背上有黑色連錢花,奮起銀奔跑起來時,腳下是一片白色的云煙,簡直如騰云駕霧一般。可惜的是,這樣的一匹好馬卻“無人織錦韂”,更沒人為之“鑄金鞭”,詩人在這里寄寓了自己空有滿腹才華卻無人賞識的感慨,其失落感顯得異常強烈!在《馬詩》其三中,詩人寫道:“忽憶周天子,驅(qū)車上玉山。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此詩引用《穆天子傳》的典故,說周穆王驅(qū)車去西王母所居之王山,巡行天下,在八駿之中,赤驥最出力、也最受恩寬;可自己雖オ如赤驥、卻遇不上像周穆王這樣賞識賢才的天子。此詩從對赤驥的贊賞和羨慕中,委婉地流露出詩人濃重的懷才不遇之情。

  在懷才不遇這一主導感情的支配下,擇明主而事則是李賀這組詠馬詩所寄寓的第二層意思。如《馬詩》其十:“催榜渡鳥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這首詩寫得十分感人。項羽在烏江口戰(zhàn)敗以后,不愿再回江東去,就將自己心愛的烏騅贈給了亭長,當亭長船載烏騅匆忙離開時,烏騅戀主,迎風垂?jié)櫍骸绊椡跻呀?jīng)解劍自刎,我今后又到何處去追尋這樣的英雄之主呢?”詩中慨嘆世無英主之情是多么濃烈啊!在《馬詩》其十六中,詩人詠嘆道:“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組詩名為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fā)詩人懷才不遇的感嘆和憤慨,以及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和愿望。這是一組頗有特色的詠物詩,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遙深、構(gòu)思奇巧、用典靈活等藝術特色。
李賀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陽縣)人。唐皇室遠支。因父親名晉肅,「晉」、「進」同音,不得參加進士科考試,堵塞了仕進之路,僅作過幾年奉禮郎(管宗廟祭祀司儀一類事務的從九品小官)。他對這種低微的職務很不滿,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詩,損害了身體,年僅二十七歲就逝世了。李賀早年即工詩,很有才名,受知于韓愈、皇甫湜。他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又從漢魏六朝樂府及蕭梁艷體......[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