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趁著傍晚天氣晴好鼓滿風帆江中行,隱隱約約見到天寒時的長江潮退浪又平。
朦朧細雨中高低不平的吳山時隱時現,舟船濟濟沿江漁火依次明。
麾扇渡口人們依然懷舊事,石頭城下人們仍在踏著節拍唱歌訴怨情。
南朝匆匆一部亡國傷心史,秦淮悵悵玉笛又奏哀苦聲。
注釋
依約:依稀隱約,不分明貌。
寒江:指天寒時的長江。
參差(cēn cī):高低不平貌,形容吳山。
次第:逐次的意思。
麾扇渡:地名,一名毛羽渡,在今南京市北長江南岸。據《晉書·顧榮傳》載,晉廣脧相陳敏反,據建鄴。廄榮與甘卓等起兵討敏,
詩的前四句,寫了詩人渡江時見到的晚景,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山是“參差沒”,火是“次第生”,處處體現“暮晴”的特點。
詩的后四句觸景生情,抒發自己對南朝史事的感慨,詩中的“麾扇渡”在南京秦淮河上。前兩句詩相對照,一句贊頌名士顧榮平叛有功,后一句寫南朝的滅亡,從而流露出對南京亡國的傷感,后兩句詩,詩人運用典故“秦淮玉笛聲”來寫南朝滅亡的傷心史,不能不使人惆悵,在秦淮河上,又聽到用笛子伴奏,像是又唱起《玉樹后庭花》。這里詩人借寫南朝陳后主荒淫亡國的許多傷心事,來怨恨朝廷不引以為戒,致使國破家亡的感慨。
詩詞在藝術手法上,用詞精煉真切,動景出神入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詩的前四句,寫了詩人渡江時見到的晚景,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山是“參差沒”,火是“次第生”,處處體現“暮晴”的特點。
詩的后四句觸景生情,抒發自己對南朝史事的感慨,詩中的“麾扇渡”在南京秦淮河上。前兩句詩相對照,一句贊頌名士顧榮平叛有功,后一句寫南朝的滅亡,從而流露出對南京亡國的傷感,后兩句詩,詩人運用典故“秦淮玉笛聲”來寫南朝滅亡的傷心史,不能不使人惆悵,在秦淮河上,又聽到用笛子伴奏,像是又唱起《玉樹后庭花》。這里詩人借寫南朝陳后主荒淫亡國的許多傷心事,來怨恨朝廷不引以為戒,致使國破家亡的感慨。
詩詞在藝術手法上,用詞精煉真切,動景出神入化,體現了神韻派詩的特點。給人一種詩中有畫的感覺。另一個特點是運用典故,意寓含蓄,耐人尋味。詩人詠懷古跡,提到了“怨”,是因為什么怨,詩人寫得非常含蓄,特別是最后一個典故“秦淮玉笛聲”道出了作者詠史的原因,抒寫亡國的緣由,可這也是含蓄的,略顯深沉。▲
,參考資料:完善
1、 陳長喜主編.中國歷代名詩賞讀 下: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09:第784頁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佩歸來月上時。......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