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

朱敦儒〔宋代〕〔〕

雨濕清明香火殘。碧溪橋外燕泥寒。日長獨自倚闌干。
脫籜修篁初散綠,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與誰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明時節(jié)的雨水落在祭拜后殘留的香燭紙錢上,橋下溪水碧綠,橋外燕子銜濕泥筑巢。白日漸長,獨自一個人寂寞的倚著欄桿。
剛退去竹皮的竹子正散發(fā)著嫩綠之色,剛掉落花瓣的新杏,還未散發(fā)出酸味。如此好的江南美景與誰一起觀賞呢。

注釋
香火:香燭紙錢.用以祭祀鬼神。
燕泥寒:燕子銜濕泥筑巢。
日長:春分后,夜短日長。
籜(tuò):竹皮,筍殼。
修篁(huáng):美好的竹子。篁:竹.
褪花:花瓣掉落。
與誰看:與誰一起觀賞。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小詞寫于南渡后的某個清明節(jié)。全詞以生動樸素的語言勾畫了江南清明時節(jié)如畫的風光,抒發(fā)了遠離家鄉(xiāng)的孤獨感和憂時傷事的苦悶心情。

  上片抓住清明時節(jié)江南特有的風光展開畫面。“雨濕清明”,既點明了時間,又描狀了江南一帶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特色。“香火殘”,指清明掃墓時焚燒的香燭紙錢被雨水打濕后的情狀。“碧溪”,寫江滿溪碧青色的春水。“燕泥寒”,說南來的燕子正啄著帶寒意的泥土準備筑巢。詞人面對以上這些風物,不由得件件觸起深沉悲涼的感慨。由清明掃墓而聯想起自己逃離家鄉(xiāng)客居江南,無法祭掃先人之墳;由燕子啄泥做窠,而聯想起自己四處飄零無以為家,更由霏霏淫雨,料峭春寒,而聯想起國事的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小詞寫于南渡后的某個清明節(jié)。全詞以生動樸素的語言勾畫了江南清明時節(jié)如畫的風光,抒發(fā)了遠離家鄉(xiāng)的孤獨感和憂時傷事的苦悶心情。

  上片抓住清明時節(jié)江南特有的風光展開畫面。“雨濕清明”,既點明了時間,又描狀了江南一帶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特色。“香火殘”,指清明掃墓時焚燒的香燭紙錢被雨水打濕后的情狀。“碧溪”,寫江滿溪碧青色的春水。“燕泥寒”,說南來的燕子正啄著帶寒意的泥土準備筑巢。詞人面對以上這些風物,不由得件件觸起深沉悲涼的感慨。由清明掃墓而聯想起自己逃離家鄉(xiāng)客居江南,無法祭掃先人之墳;由燕子啄泥做窠,而聯想起自己四處飄零無以為家,更由霏霏淫雨,料峭春寒,而聯想起國事的暗淡艱難。透過歇拍“日長獨自倚闌干”的背后,可以想見詞人心中蘊含著多少辛酸沉痛的潛臺詞啊!上片中迷漾的景色又正與詞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一種深沉動人的韻。

  下片寫江南美好的春景及悲苦的心緒。首句描畫出剛脫了筍殼的修長的新竹青翠欲滴,散發(fā)出一片耀眼的綠色,沁人心脾。次句化用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蝶戀花》)句意,狀寫新近褪落了嬌艷花瓣的杏花杏子尚小,嫩綠而酸,清新可愛。這樣美妙的江南春色是多么令人心花怒放,神怡顏開啊!然而詞人筆鋒陡轉,以反詰句“江南春好與誰看”收結全詞。既與上片歇拍孤獨愴然韻心境相呼應,又表達了自己失國亡家、憂念時事而無心觀賞的沉痛心情,烙上了時代的印記。這正是朱敦儒南渡后中期詞作的可貴之處。這首詞如同這一時期其它同類題材的詞作一樣,如“獨倚危樓,無限傷心處。芳草連天云薄暮”(《蘇幕遮》)’“東風寂寞,可憐誰為攀折”(《念奴嬌》),“秋風又到人間,葉珊珊。四望煙波無盡,欠青山”(《相見歡》),以真性情寫真景物,將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地交織成渾然一體的境界,思想性和藝術性均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

參考資料:完善

1、 田寶琴,詩詞曲賦名作鑒賞大辭典 詞曲賦卷,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296頁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小詞寫于南渡后的某個清明節(jié)。全詞以生動樸素的語言勾畫了江南清明時節(jié)如畫的風光,抒發(fā)了遠離家鄉(xiāng)的孤獨感和憂時傷事的苦悶心情。
朱敦儒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號巖壑,又稱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早歲隱居故里,志行高潔,有朝野之望。征召為學官,固辭不就。南渡初,流寓兩廣,居南雄州。紹興五年(1135)賜進士出身,為秘書省正字,尋兼兵部郎官。后被劾罷官,退隱嘉禾。晚年依附秦檜,任鴻臚少卿,為時論所譏。檜死,亦罷廢。紹興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九。《宋史》有傳。著《巖壑老人詩文》、《獵較集》已佚。詞集有《樵歌》......[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