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茶

白居易〔唐代〕〔〕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常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譯文及注釋
注釋 兀兀:性格高標而不和于俗。
陶陶(yǎoyǎo):和樂貌,《詩經·國風·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
賞析
鑒賞

  白居易晚年辭去刑部侍郎的官職,賦閑東都,做《琴茶》一詩,表達了詩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觀點。

  首聯寫自己天性開朗,曠達灑脫,與官場中的風氣相悖,故寄身官場屢受排擠。

  “拋官”即辭官,退隱之后無早朝之擾,盡可春眠;年事已高,再無為搏功名而讀詩書之累,更覺逍遙自在。次聯極寫賦閑后的愜意之狀。

  三聯起句寫琴,《淥水》古琴曲,為詩人之所愛。詩人精通音律,曾有《聽彈古淥水》詩云:“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欲識漫流意,為聽疏泛聲。西窗竹陽下,竟日有余清。”可知詩人提此曲是為了表明平和心境;次句寫茶,“故舊”老朋友、舊相識。“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白居易晚年辭去刑部侍郎的官職,賦閑東都,做《琴茶》一詩,表達了詩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觀點。

  首聯寫自己天性開朗,曠達灑脫,與官場中的風氣相悖,故寄身官場屢受排擠。

  “拋官”即辭官,退隱之后無早朝之擾,盡可春眠;年事已高,再無為搏功名而讀詩書之累,更覺逍遙自在。次聯極寫賦閑后的愜意之狀。

  三聯起句寫琴,《淥水》古琴曲,為詩人之所愛。詩人精通音律,曾有《聽彈古淥水》詩云:“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欲識漫流意,為聽疏泛聲。西窗竹陽下,竟日有余清。”可知詩人提此曲是為了表明平和心境;次句寫茶,“故舊”老朋友、舊相識。“蒙山”指蒙山茶,產于雅州名山縣(今屬四川),蒙頂山區,相傳西漢年間,吳理真禪師親手在蒙頂上清峰甘露寺植仙茶七株,飲之可成地仙。詩人舉此茶,以表明自己超然的思想。

  但詩人畢竟是標準的儒家子弟,他的辭官亦并非完全出自本心,看到唐王朝日益加劇的矛盾,各種弊端的呈現,他的忠君愛國之心無法掩飾,故此在尾聯他仍表達了自己壯志難酬的感嘆和欲展宏圖的期望。“窮通行止”,這里的“窮”指報國無路,“通”指才華得施,“行”指政見得用,“止”指壯志難酬。樂天的《江南謫居十韻》“壯志徒許國,薄命不如人。才展凌云志,俄成出水鱗。葵枝猶向日,蓬斷即辭春……行藏與通塞,一切任陶均”正是這句詩的最好注釋。末句表達了詩人想返回長安為國效力的愿望,但詩人至終亦未能再進西京,令人感嘆。▲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下鄧邽(今陜西渭南縣)。早年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地接觸和了解。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唐憲宗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請嚴緝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曾......[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