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一個人生長在人世間已是夠癲癡了,再去孜孜追求功名富貴、企圖飛黃騰達,那就更加癲癡。最近生活道路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在山陰家鄉(xiāng),自己有一條船,可以在湖面自由往來,不用花錢。
市中買酒,江上采菱,畫船聽雨,醉后披蓑衣而睡。自己真是可笑,長期糊里糊涂地生活,覺悟時已經(jīng)遲了四十多年。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雙調(diào),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紅塵:人世、社會。
顛:通“癲”。
新來:近來。
生涯:生活。
別:區(qū)分,異樣。
買斷:全部買下。
開頭兩句,用自責(zé)的口吻,抒發(fā)憤激不平的感慨。陸游從三十四歲出任寧德主簿開始走上仕途,到四十二歲被免官,八年期間調(diào)動頻繁,卻一直未被重用,自然會有滿腹的牢騷。他自已抱怨說,“插腳紅塵”步入官場,這本身就是一個癡呆的人所作出的錯誤選擇,可還想高升,還想被重用,這就像“平地上青天”一樣的不切實際。接下來的兩句,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新來有個生涯別,買斷煙渡不用錢。”如今被免官,這倒好了,終于找到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歸鄉(xiāng)閑居。三山、鏡湖自有山水之勝,閑居于此,正如李白所說“清風(fēng)朗月不用一錢買”(《襄陽歌》),又如蘇軾所說“唯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開頭兩句,用自責(zé)的口吻,抒發(fā)憤激不平的感慨。陸游從三十四歲出任寧德主簿開始走上仕途,到四十二歲被免官,八年期間調(diào)動頻繁,卻一直未被重用,自然會有滿腹的牢騷。他自已抱怨說,“插腳紅塵”步入官場,這本身就是一個癡呆的人所作出的錯誤選擇,可還想高升,還想被重用,這就像“平地上青天”一樣的不切實際。接下來的兩句,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新來有個生涯別,買斷煙渡不用錢。”如今被免官,這倒好了,終于找到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歸鄉(xiāng)閑居。三山、鏡湖自有山水之勝,閑居于此,正如李白所說“清風(fēng)朗月不用一錢買”(《襄陽歌》),又如蘇軾所說“唯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前赤壁賦》)。昔賢之言深獲陸游之心,于是發(fā)出了類似的贊嘆:“買斷煙波不用錢”。由感慨到贊嘆,這表現(xiàn)了作者初識隱居之樂的一種新鮮的感受。
詞的下片又用具體的生活內(nèi)容對隱居的樂趣作了一些必要的補充描寫。如果沒有“沽酒市,采菱船”幾句,那么,前面所說的“別個生涯”和“買斷煙波”就架空。最后兩句是自嘲的話,是照應(yīng)開頭的自責(zé)而說的,說自己不僅癡呆而且還“真堪笑”,見事太遲,一直遲了四十午,還不知道生活的道路究竟應(yīng)該怎么走,看來,過去的四十年算是白活了。雖然此詞開頭的自責(zé)給人一些沉重之感,但寫到最后的自嘲,作者的筆調(diào)和心情就輕松得多了。
劉師培對放翁詞的總體風(fēng)格評價是:“屏除纖艷,清真絕俗,逋峭沉都,而出以平淡之詞,例以古詩,亦元亮、右丞之匹,此道家之詞也。”(《論文雜記》)這首詞極其鮮明地體現(xiàn)了該特色。▲
,參考資料:完善
1、 蔣凡,白振奎編選.陸游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4:169-170 2、 王雙啟編著.陸游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1:25-26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