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

周邦彥〔宋代〕〔〕

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晴空萬里,我登上楊柳掩映的高樓,眺望一片芳草綠到天邊。勸你不要登上高樓的頂點,因為此時登高懷遠,最是傷懷。
堂下的新筍已長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塵土作了燕子筑巢的新泥。此時再怎忍心聽那林梢上傳來杜鵑的的啼叫呢?

注釋
浣(huàn)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全詞分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碧(bì)四垂:四面青天與遠處綠野相接,自高而下,同一碧色。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上闋首句“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中看似都是景語,實則化用了韓倔《有憶》“愁腸泥酒人千里,淚眼倚樓天四垂”和魏夫人《阮郎歸》“夕陽樓處落花飛,晴空碧四垂”的物境和意境,詞人看到了渺遠而開闊的景物,思鄉之情就油然而生。“勸君莫上最高梯”說出了自己思鄉的心緒,因為登得愈高,思鄉的離愁別恨也就愈加強烈,這里表現了詞人怕觸動無法排遣的鄉情,才不敢憑高眺遠,但詞人卻不予點破,可以說是含而不露,深沉蘊藉。

  下闋首句“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中,詞人通過寫新筍成竹、落花燕巢這樣的意象來表達自己對時光流逝思念之情。結合上闋內容,詞人把視角從天空原野拉到了眼前的新竹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上闋首句“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中看似都是景語,實則化用了韓倔《有憶》“愁腸泥酒人千里,淚眼倚樓天四垂”和魏夫人《阮郎歸》“夕陽樓處落花飛,晴空碧四垂”的物境和意境,詞人看到了渺遠而開闊的景物,思鄉之情就油然而生。“勸君莫上最高梯”說出了自己思鄉的心緒,因為登得愈高,思鄉的離愁別恨也就愈加強烈,這里表現了詞人怕觸動無法排遣的鄉情,才不敢憑高眺遠,但詞人卻不予點破,可以說是含而不露,深沉蘊藉。

  下闋首句“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中,詞人通過寫新筍成竹、落花燕巢這樣的意象來表達自己對時光流逝思念之情。結合上闋內容,詞人把視角從天空原野拉到了眼前的新竹燕巢,一遠一近,一大一小,豐富了詞的層次感,也在廣闊空間的基礎上加入了時間的維度,使詞的抒情更加真切、感人。末句是景中情語,而其情過于深切,“忍聽林表杜鵑啼”采用反問的語氣,表達了詞人思念家鄉,盼望回歸故里的迫切之情。

  這首寫思鄉之情的小令從一開始就將愁情包含在了詞句之中,全詞更顯愁思縈繞、不絕如縷,點明所愁的正是鄉情,而用典自然,如從己出,也是這首詞的重要藝術特色。▲

,

參考資料:完善

1、 上官紫微.宋詞三百首導讀:中國紡織出版社,2014.01:第134頁
創作背景
上闋首句“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中看似都是景語,實則化用了韓倔《有憶》“愁腸泥酒人千里,淚眼倚樓天四垂”和魏夫人《阮郎歸》“夕陽樓處落花飛,晴空碧四垂”的物境和意境,詞人看到了渺遠而開闊的景物,思鄉之情就油然而生。“勸君莫上最高梯”說出了自己思鄉的心緒,因為登得愈高,思鄉的離愁別恨也就愈加強烈,這里表現了詞人怕觸動無法排遣的鄉情,才不敢憑高眺遠,但詞人卻不予點破,可以說是含而不露,深沉蘊藉。
周邦彥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雋少檢,不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元豐初,「游太學,有俊聲」。神宗時擢為試太學正。元四年(1089)出為廬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紹圣四年(1097)還朝,任國子主簿。徽宗即位,改除校書郎,歷考功員外郎,衛尉宗正少卿兼議禮局檢討。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長治)。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寧波)任入秘書監......[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