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默送蝤蛑

蘇軾〔宋代〕〔〕

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囷赤玉盤。
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
蠻珍海錯聞名久,怪雨腥風(fēng)入座寒。
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小溪中的石蟹小得像一枚錢幣,突然見到團縮著蝤蛑,好像一只赤色的玉盤。
看著它澄黃澄黃的背殼酒興就來了,斫出大螯雪白雪白的肉飯量都增加了。
沿海一帶,海匯萬類,對于蝤蛑卻是聞名已久,這天吃蝤蛑,下著怪雨,刮著腥風(fēng),入坐的時候感到了一種寒意。
笑自己這個吳興太守實在太饞這口美味,用詩換得品嘗蝤蛑的機會。

注釋
丁公默:丁騭,字公默,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嘉祐進士,除太常博士,由儀曹出知處州。蝤蛑:即梭子蟹,海蟹的一類,頭胸部的甲略呈梭形,螯長而大,第四對步足扁平似槳。可供食用。
輪囷:屈曲貌。
斫:砍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首聯(lián)“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囷赤玉盤”,寫蝤蛑之大。梭子蟹是蟹類中之大者,比河蟹大得多。為了說明蝤蛑之大,先說溪蟹之小:小溪小溝里的石蟹,是路人常常見到的,它形體很小,小得像一枚錢幣。然而,蝤蛑煮熟了,端上桌,它屈曲著,猶如一只赤玉的盤子。“赤玉”喻其色,“盤”喻其大,因為是“輪囷”蟠屈著的,故以圓“盤”來比喻就顯得十分貼切。又對照又比喻又描繪,把“喜見”的感情色彩突現(xiàn)了出來:哇,多大的蝤蛑呵,它團縮著,好像一只赤色的玉盤!

  頷聯(lián)“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寫蝤蛑之美。打開蝤蛑的背殼,澄黃澄黃的,此時酒興就來了;斫出大螯的肉,雪白雪白的,此時飯量就增加了。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首聯(lián)“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囷赤玉盤”,寫蝤蛑之大。梭子蟹是蟹類中之大者,比河蟹大得多。為了說明蝤蛑之大,先說溪蟹之小:小溪小溝里的石蟹,是路人常常見到的,它形體很小,小得像一枚錢幣。然而,蝤蛑煮熟了,端上桌,它屈曲著,猶如一只赤玉的盤子。“赤玉”喻其色,“盤”喻其大,因為是“輪囷”蟠屈著的,故以圓“盤”來比喻就顯得十分貼切。又對照又比喻又描繪,把“喜見”的感情色彩突現(xiàn)了出來:哇,多大的蝤蛑呵,它團縮著,好像一只赤色的玉盤!

  頷聯(lián)“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寫蝤蛑之美。打開蝤蛑的背殼,澄黃澄黃的,此時酒興就來了;斫出大螯的肉,雪白雪白的,此時飯量就增加了。“半殼含黃”,即蟹黃占滿背殼;“兩螯斫雪”,即螯肉斫下如雪。這一聯(lián)里的“雪”字,是從語言礦藏里提煉出來的絕妙字眼,從歷來的詠蟹詩看,常常比喻為“玉”(楊萬里:“酥片滿螯凝作玉”;張未:“螯肥白玉香”),東坡則喻為“雪”,而且與“斫”字結(jié)合,更顯一種動態(tài)的美,斫螯,酥片,如雪,構(gòu)成了特殊的美不可言的意境,美到什么地步?似乎在催人喝酒、勸人加餐。

  頸聯(lián)“蠻珍海錯聞名久,怪雨腥風(fēng)入坐寒”,是寫蝤蛑之名。南蠻之地,沿海一帶,海匯萬類,品種繁多,然而,對于蝤蛑這一款,卻早就知道了,是一種珍品,是一種佳肴,如今品嘗,名不虛傳,的確為一款美味。這一天吃蝤蛑,下著怪雨,刮著腥風(fēng),入坐的時候感到了一種寒意,在如此季節(jié)和氣候里,對這一餐留下了尤其難忘的印象。主觀感受是:以前聞名久,現(xiàn)在印象深。從又一個側(cè)面夸贊了蝤蛑。

  尾聯(lián)“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寫詩人之饞。詩人蘇軾與丁公默,同科進土,友誼甚篤,又沾親帶故,交情更深,詩作往還本是平常之事。這次,蘇軾寄詩丁公默,丁卻送來了蝤蛑,于是,詼諧幽默的蘇軾競說成了由于自己的“饞”,是用“詩”換來了“蝤蛑”。蘇軾走南闖北、奔東跑西,吃過不少方物,很多是他激賞的,比如江瑤柱、河豚魚之類,卻從未用過“饞”字,唯對蝤蛑,竟自稱饞太守、以詩換蝤蛑,可見,蘇軾對蝤蛑之大、之美,食蟹之樂、之趣,倍加青睞,給予一份特別的評價。

  蘇軾反復(fù)說過,“我生涉世本為口”、“自笑生平為當(dāng)然,他不是一個糊口充饑的人,而是一個口感如尺、秤的美食家,于此,世問才有所謂東坡肉、東坡餅、東勻經(jīng)過他品評的蝤蛑、河豚也有了在食界不可動搖的地家都說蘇軾是個“開派”者,詩開了“蘇黃(庭堅)”派,“蘇辛(棄疾)”派,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是宋家之一,那么,從對食物品鑒的角度看,他又是個獨占開派鑒賞家。▲

,

參考資料:完善

1、 《生態(tài)海鮮無公害》,載《城市導(dǎo)報》2013年6月7日第22版
創(chuàng)作背景
首聯(lián)“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囷赤玉盤”,寫蝤蛑之大。梭子蟹是蟹類中之大者,比河蟹大得多。為了說明蝤蛑之大,先說溪蟹之小:小溪小溝里的石蟹,是路人常常見到的,它形體很小,小得像一枚錢幣。然而,蝤蛑煮熟了,端上桌,它屈曲著,猶如一只赤玉的盤子。“赤玉”喻其色,“盤”喻其大,因為是“輪囷”蟠屈著的,故以圓“盤”來比喻就顯得十分貼切。又對照又比喻又描繪,把“喜見”的感情色彩突現(xiàn)了出來:哇,多大的蝤蛑呵,它團縮著,好像一只赤色的玉盤!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yǎng)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057)參加禮部考試,中第二名。仁宗殿試時,與其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因母喪回蜀。嘉祐六年(1061)經(jīng)歐陽修推薦,應(yīng)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