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你美好的姿色得不到少年人的喜愛,默默無語只有孤獨和凄涼相伴。冬來春去身世飄零,品行清高不同于世俗。
在江邊月下你寄托了我多少詩情夢境,四溢的清香引起我多少離愁別恨。即便是春風渾然不知,你也曾是最先報春的使者。
注釋
朝中措(cuò):詞牌名?!端问贰分尽啡搿包S鐘宮”。又名為“照江梅”、“芙蓉曲”、“梅月圓”。雙調,四十八字,前片四句三平韻,后片五句兩平韻。
梅:梅花,它最高尚的品質,默默無聞、自強不息、堅強、剛毅,不向困難低頭,不夸耀自己。你雖不像卻敢于和凜冽的寒風、冰冷的大雪抗爭,直面險惡的環境,勇敢地面對挑戰。
該詞雖通篇不見“梅”字,卻處處抓住梅花的特點著意描寫。詞人運用擬人化手法,借梅花以自喻,梅花與人熔為一體,把自己的身世之感,含蘊其中,寄托遙深。全詞寓意深婉含蓄,余味悠長。
起句“幽姿不入少年場”,其意略同詞人《卜算子·詠梅》詞中的“無意苦爭春”。所以“不爭”、“不入”的人,為潔身自好。幽姿者,美姿也?!坝摹弊钟谐领o淡泊意味,與歌舞喧鬧的“少年場”相對。此句看起來是直接書寫,其實是賦與興相結合,是贊梅,也是自賞。以下三句,轉為自憐自傷。
“無語”二字是感慨當時自己的國事、身世都有不可說的地方。北方金、元厲兵秣馬、虎視耽耽,而南宋朝廷,主和議者多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該詞雖通篇不見“梅”字,卻處處抓住梅花的特點著意描寫。詞人運用擬人化手法,借梅花以自喻,梅花與人熔為一體,把自己的身世之感,含蘊其中,寄托遙深。全詞寓意深婉含蓄,余味悠長。
起句“幽姿不入少年場”,其意略同詞人《卜算子·詠梅》詞中的“無意苦爭春”。所以“不爭”、“不入”的人,為潔身自好。幽姿者,美姿也?!坝摹弊钟谐领o淡泊意味,與歌舞喧鬧的“少年場”相對。此句看起來是直接書寫,其實是賦與興相結合,是贊梅,也是自賞。以下三句,轉為自憐自傷。
“無語”二字是感慨當時自己的國事、身世都有不可說的地方。北方金、元厲兵秣馬、虎視耽耽,而南宋朝廷,主和議者多,主戰者少。一般權貴只知追名逐利,求田問舍。國事如此,夫復何言。從詞人身世來說,雖然具體背景不知道,但顯然未受重用。既肯定身為“幽姿”,理應潔身自好,清貧且有自己的操守,和世俗之人不同,做一個佳人高士,大部分都是這樣。然而詞人用事心切,耐不住寂寞,既不愿意和奸詐小人所茍同,但是僻處一隅詞人又不免不了感傷一番,這種矛盾心情,詞人也說不出口。故才會說“飄零身世”、“冷淡心腸”。
下片“江頭月底”三句是寫梅花風韻,也是詞人自我寫照。漫步于江邊月下,梅花疏影橫斜,清香四溢,是詩境,也是夢境。幾句把梅花與詞人清絕愁亦絕的況味傳出。結尾兩句,和前文相呼應,于是詞人作自賞之語,沖破了前邊凄涼感傷的情調,以“光榮的過去”排遣內心的矛盾?!皷|皇”意味著梅花雖然沒有到開花的時節,然而蒙受著花神眷顧,于是花神讓梅花先開放,早早的占用一年最初的芳香。
這篇詞中,詞人雖做出了一副自負自傲的姿態,然而正如李廣罷官后過霸陵自稱“故李將軍”一樣,詞人的心情仍是悲涼的。全篇遣詞造句,意趣十足,梅話與人難以分辨。▲
,參考資料:完善
1、 孫映達主編,中國歷代詠花詩詞鑒賞辭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05月第1版,第131頁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