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歸

韋莊〔唐代〕〔〕

暖絲無力自悠揚,牽引東風斷客腸。
外地見花終寂寞,異鄉聞樂更凄涼。
紅垂野岸櫻還熟,綠染回汀草又芳。
舊里若為歸去好,子期凋謝呂安亡。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溫暖春日中新綠的柳枝被風吹得高低起伏,東風吹動出外游人的心。
在異地看見家鄉的花感覺到無邊寂寞,在異鄉聽到家鄉的樂曲讓自己感到更加凄涼。
紅花飄落在地上,岸邊的櫻桃還沒有熟透,小草重新生長綠色染遍了洲渚。
如果可以回到家鄉,還是早些回去,不然子期死了,呂安也亡了。

注釋
暖絲:溫暖春日中新綠的柳枝。
斷:不連續、斷開。
垂:垂 落、垂下。
子期:鐘子期,春秋時代楚國人,精通音律,俞伯牙摯友。
呂安:魏晉時期的風流名士,落拓不羈,恃才傲物,“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與他是至交。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羈留異地,思鄉永遠都是游子的濫觴,而韋莊的這一首《思歸》更清婉別致、屈曲纏綿,道盡了異客鄉情,實是難得一見的思鄉佳作。全詩格調清斷,惆悵中帶著哀涼。

  首聯以柳絲隨風搖曳,東風徐徐拂過發際的暖春之景寫異客斷腸之悲,“無力”“斷”兩個詞用法極妙。

  頷聯,詩人承上貫下,借景抒情,以“外地”“異鄉”點明了客居他鄉的境況,而身在他鄉,鄉思難忘,彼時,“見花”“聞樂”,非但不覺美好,反而倍覺凄清落寞,樂景哀情,強烈的反襯,更將這份落寞推到了極致。

  而頸聯,看似全然在寫景,綠野垂楊,櫻桃再次紅遍,岸邊汀草,復又碧染芳菲,一個“還”字,一個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羈留異地,思鄉永遠都是游子的濫觴,而韋莊的這一首《思歸》更清婉別致、屈曲纏綿,道盡了異客鄉情,實是難得一見的思鄉佳作。全詩格調清斷,惆悵中帶著哀涼。

  首聯以柳絲隨風搖曳,東風徐徐拂過發際的暖春之景寫異客斷腸之悲,“無力”“斷”兩個詞用法極妙。

  頷聯,詩人承上貫下,借景抒情,以“外地”“異鄉”點明了客居他鄉的境況,而身在他鄉,鄉思難忘,彼時,“見花”“聞樂”,非但不覺美好,反而倍覺凄清落寞,樂景哀情,強烈的反襯,更將這份落寞推到了極致。

  而頸聯,看似全然在寫景,綠野垂楊,櫻桃再次紅遍,岸邊汀草,復又碧染芳菲,一個“還”字,一個“又”字,相互映襯,既道出了歲月流轉、光陰流逝的惆悵,又表達了長期漂洎在外的悲苦。

  既然苦,那么回鄉吧。但“舊里若為歸去好,子期凋謝呂安亡”,回鄉自然是好的,然而近鄉情總怯,詩人也一樣,思及歸鄉,他也忍不住思緒萬端、顧慮重重,若“我”歸時,故友凋零,知交不在,又該如何是好。而詩人這種矛盾的思緒,恰 又從側面烘托了他強烈的思歸之意。字字珠璣,圜轉巧妙,可謂渾然天成。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羈留異地,思鄉永遠都是游子的濫觴,而韋莊的這一首《思歸》更清婉別致、屈曲纏綿,道盡了異客鄉情,實是難得一見的思鄉佳作。全詩格調清斷,惆悵中帶著哀涼。
韋莊

韋莊(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陜西西安市東南)人。是詩人韋應物的后代。早年屢試不第,直到乾寧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進士,任校書郎。李詢為兩川宣瑜和協使,召為判官,奉使入蜀,歸朝后升任左補闕。天復元年(901),入蜀為王建掌書記,自此終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勸王建稱帝,為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定開國制度。官終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工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其律詩......[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