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軍
文天祥〔宋代〕〔〕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同誰出?歸鄉如此歸!(如此 一作:如不)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譯文及注釋
譯文由南往北走過大庾嶺口,一路風雨打濕衣裳。想到去南嶺時有哪些同伴,回到家鄉卻身為俘囚。祖國的河山千年萬世永存,城郭只是暫時落入敵手。絕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夢中也學伯夷叔齊,吃野菜充饑等死。
注釋梅花南北路:大庾嶺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嶺,南為廣東南雄縣,北為江西大庾縣。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齊,當周武王伐紂時,二人扣馬而諫,商亡,逃入首陽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
賞析
這首詩前兩聯敘述了行程中的地點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寫了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頸聯以祖國山河萬世永存與城郭一時淪陷進行對比,突出詩人對恢復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對元人的蔑視。尾聯表明自己的態度:決心餓死殉國,完成“首丘”之義的心愿。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略點行程中的地點和景色。作者至南安軍,正跨越了大庾嶺(梅嶺)的南北兩路。此處寫梅花不是實景,而是因梅嶺而說到梅花,借以和“風雨”對照,初步顯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嶺的梅花在風雨中搖曳,濡濕了押著兵敗后就擒、往大都受審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時,一陣冰襲上了他的心頭。
“出嶺同誰出?歸鄉如
展開閱讀全文 ∨,這首詩前兩聯敘述了行程中的地點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寫了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頸聯以祖國山河萬世永存與城郭一時淪陷進行對比,突出詩人對恢復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對元人的蔑視。尾聯表明自己的態度:決心餓死殉國,完成“首丘”之義的心愿。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略點行程中的地點和景色。作者至南安軍,正跨越了大庾嶺(梅嶺)的南北兩路。此處寫梅花不是實景,而是因梅嶺而說到梅花,借以和“風雨”對照,初步顯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嶺的梅花在風雨中搖曳,濡濕了押著兵敗后就擒、往大都受審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時,一陣冰襲上了他的心頭。
“出嶺同誰出?歸鄉如不歸!”兩句,上句是說行程的孤單,而用問話的語氣寫出,顯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說這次的北行,本來可以回到故鄉廬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雖經故鄉而猶如不歸。這兩句抒寫了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兩“出”字和兩“歸”字的重復對照,更使得聲情激蕩起來。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文天祥站在嶺上,遙望南安軍的西華山,以及章江,慨嘆青山與江河是永遠存在的,而城郭則由出嶺時的宋軍城郭,變成元軍所占領的城郭了,所懸之旗也將隨之易幟了。這一句暗用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猶是人民非”。。
“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詩人文天祥寧愿絕食餓死在家鄉,也不與元兵合作。詩人常常夢見自己像伯夷、叔齊一樣在首陽山采野菜為生。這句詩用了伯夷、叔齊故事,商朝亡國后,宗室伯夷、叔齊二人,不食周粟,逃進首陽山,采野菜充饑,終于餓死在山上。從廣東開始,文天祥就開始絕食,準備餓死在家鄉,絕食八日依然沒事,就繼續進食。 就在文天祥寫《南安軍》的同一年十月初一晚上,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作了三年兩個月零九天的囚徒后壯烈犧牲。
這首詩化用杜甫詩句,抒寫自己的胸懷,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感情,顯示出民族正氣。這首詩逐層遞進,聲情激蕩,不假雕飾,而自見功力。作者對杜甫的詩用力甚深,其風格亦頗相近,即于質樸之中見深厚之性情,可以說是用血和淚寫成的作品。▲,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 等 .宋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 :1361-1362 .
創作背景
公元1279年(帝昺祥興二年),南宋厓山被元軍攻陷,宋朝滅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在五月四日出大庚嶺,經南安軍(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時寫此詩。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孫,字天祥,以字行,改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1256)進士第一,授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理宗朝,歷除江西提刑。咸淳六年(1270),除軍器臨,尋兼崇政殿說書,又兼學士院權直,忤賈似道,罷歸家居。九年,除湖南提刑,差知贛州。德祐元年(1275),應詔勤王,盡出家資募兵至臨安,出知平江府。是年底,簽書樞密院事。二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