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門飲·寄寵人
時彥〔宋代〕〔〕
胡馬嘶風(fēng),漢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殘照。古木連空,亂山無數(shù),行盡暮沙衰草。星斗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 長記小妝才了,一杯未盡,離懷多少。醉里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甚時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
譯文及注釋
譯文北方的駿馬迎著烈風(fēng)嘶叫,大宋的旗幟在雪花里翻攪,黃昏時天邊又吐出一片紅艷的晚霞,夕陽從一竿高的地平線低低地投射著殘照。蒼老的枯林連接著天空,無數(shù)的山巒重疊聳峭,暮色中走遍漫漫平沙處處皆衰草。幽靜的館舍上星斗橫斜,無眠的夜實在難熬。燈芯凝結(jié)出殘花,相思徒勞。鴨形的熏爐里香霧濃郁繚繞,蠟燭淌淚像冰水凝晶,夜色沉沉總難見霜天破曉。總記得淡淡梳妝才完了,別宴上杯酒尚未飲盡,已引得離情翻涌如潮。醉里的秋波顧盼,夢中的幽歡蜜愛,醒來時都是煩惱。算來更有牽惹情懷處,怎忍細思量、她附在耳邊的情話悄悄:“啥時能躍馬歸來,還能認得迎門的輕柔歡笑!”
注釋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此詞為作者遠役懷人之作。詞的上篇純寫境界,描繪作者旅途所歷北國風(fēng)光,下篇展示回憶,突出離別一幕,著力刻繪伊人形象。
本詞上片開始幾句,作者將親身經(jīng)歷的邊地旅途情景,用概括而簡練的字句再現(xiàn)出來。“胡馬”兩句,寫風(fēng)雪交加,呼嘯的北風(fēng)聲中,夾雜著胡馬的長嘶,真是“胡馬依北風(fēng)”,使人意識到這里已離邊境不遠。抬頭而望,“漢旗”,也即宋朝的大旗,卻正隨著紛飛的雪花翻舞,車馬就風(fēng)雪之中行進。“彤云”兩句,寫氣候變化多端。正行進間,風(fēng)雪逐漸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陽即將西沉。“一竿殘照”,是形容殘日離地平線很近。借著夕陽余暈,只見一片廣闊荒寒的景象,老樹枯枝縱橫,山巒錯雜堆疊;行行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此詞為作者遠役懷人之作。詞的上篇純寫境界,描繪作者旅途所歷北國風(fēng)光,下篇展示回憶,突出離別一幕,著力刻繪伊人形象。
本詞上片開始幾句,作者將親身經(jīng)歷的邊地旅途情景,用概括而簡練的字句再現(xiàn)出來。“胡馬”兩句,寫風(fēng)雪交加,呼嘯的北風(fēng)聲中,夾雜著胡馬的長嘶,真是“胡馬依北風(fēng)”,使人意識到這里已離邊境不遠。抬頭而望,“漢旗”,也即宋朝的大旗,卻正隨著紛飛的雪花翻舞,車馬就風(fēng)雪之中行進。“彤云”兩句,寫氣候變化多端。正行進間,風(fēng)雪逐漸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陽即將西沉。“一竿殘照”,是形容殘日離地平線很近。借著夕陽余暈,只見一片廣闊荒寒的景象,老樹枯枝縱橫,山巒錯雜堆疊;行行重行行,暮色沉沉,唯有近處的平沙衰草,尚可辨認。
“星斗”以下,寫投宿以后夜間情景。從凝望室外星斗橫斜的夜空,到聽任室內(nèi)燈芯延燒聚結(jié)似花,還有鴨形熏爐不斷散放香霧,燭淚滴凝成冰,都是用來襯托出長夜漫漫,作者沉浸思念之中,整宵難以入睡的相思之情。
下片用生活化的語言和委婉曲折的筆觸勾勒出那位“寵人”的形象。離情別意,本來是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內(nèi)容,而且以直接描寫為多,作者卻另辟蹊徑,以“寵人”的各種表情和動態(tài)來反映或曲折地表達不忍分離的心情。
“長記”三句,寫別離前夕,她淺施粉黛、裝束淡雅,餞別宴上想借酒澆愁,卻是稍飲即醉。“醉里”三句,寫醉后神情,由秋波頻盼而終于入夢,然而這卻只能增添醒后惜別的煩惱,真可說是“借酒澆愁愁更愁”了。這里刻畫因傷離而出現(xiàn)的姿態(tài)神情,都是運用白描和口語,顯得宛轉(zhuǎn)生動,而人物內(nèi)心活動卻從中曲曲道出。
結(jié)尾四句,是作者繼續(xù)回想別時難舍難分的情況,其中最牽惹他的情思,就是她上前附耳小語的神態(tài)。這里不用一般篇末別后思念的寫法,而以對方望歸的迫切心理和重逢之時的喜悅心情作為結(jié)束。耳語的內(nèi)容是問他何時能躍馬歸來,是關(guān)心和期待,從而使想見對方迎接時愉悅的笑容,于是作者進一層展開一幅重逢之時的歡樂場面,并以充滿著期待和喜悅的心情總收全篇。
這首詞寫境悲涼,抒情深摯,語言疏密相間,密處凝煉生動,疏處形象真切。詞中寫景寫事筆墨甚多,直接言情之處甚少。作者將抒情融入敘寫景事之中,以細膩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讀者。▲,本節(jié)內(nèi)容由匿名網(wǎng)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fā)布僅供學(xué)習(xí)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wù)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青門飲》,詞牌名,始見于他和秦觀詞。《宋史·時彥列傳》載紿圣間曾出使遼國,此詞當(dāng)作于出使之時。別本題作“寄寵人”也與詞中情意相符。全詞雖也是遠役懷人之作,但景物悲涼凄愴,抒情深厚,疾緩相間,形象鮮明生動。藝術(shù)性是很強的。
上片寫旅途所見的北國景象和孤館不眠的情狀。開頭胡馬一句,概括古詩意境,“漢旗”暗喻旅人身份與處境,自然引起離懷。殘照、古木、亂山、暮沙、衰草,一片寥廓荒寒的景象,歷歷如畫。繼而寫寒夜通宵難眠的情狀。孤館無伴,是因離別;“星斗橫”已是深夜,失眠太久了;燈花不剪,是因出神相思。全是孤寂的惆悵。時間在推進,蠟燭點完了,燭淚在燭臺上凝結(jié),雖有香爐相伴,
展開閱讀全文 ∨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為作者遠役懷人之作。詞的上篇純寫境界,描繪作者旅途所歷北國風(fēng)光,下篇展示回憶,突出離別一幕,著力刻繪伊人形象。
時彥
時彥(?-1107)字邦美,開封(今屬河南)人。元豐二年(1079)進士第一,歷任潁昌判官、秘書省正字,累除集賢校理。紹圣中,遷右司員外郎,提點河?xùn)|刑獄。徽宗立,拜吏部侍郎、開封尹,官至吏部尚書。大觀元年卒。《宋史》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