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豪士歌
李白〔唐代〕〔〕
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梧桐楊柳拂金井,來醉扶風豪士家。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作人不倚將軍勢,飲酒豈顧尚書期。雕盤綺食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吹。原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報恩知是誰。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
譯文及注釋
譯文暮春三月飛沙揚,安史胡兒太猖狂,城中百姓怨連天,哀號不絕斷肝腸。天津橋下血成河,赤波嗚咽淚不干,郊外白骨壘成山,南隱東南我奔遷。豈料道路盡充塞,難壞淪落士一員。直奔吳地避戰(zhàn)亂,旭日東升曙光顯,驚起鳥雀噪一片,開門掃除喜漣漣。梧桐初發(fā)柳絮飛,雕飾華麗美井欄。好景如畫人歡暢,醉臥扶風豪士衙。天下奇士多直爽,與我意氣投又羨,做人不以他人勢,情誼深重可移山。香風歡愉客心暖,好客鄉(xiāng)俗照膽肝。忽想戰(zhàn)國養(yǎng)士人,原嘗春陵四先賢,真誠待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此詩一開始,直寫時事:“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边@一年的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洛陽成了叛軍的政治中心。洛城西南的天津橋下血流成河,洛城的郊野白骨如山?!拔乙鄸|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報國無門,空有一身匡世救國之心的詩人李白無奈只能奔往東南吳地以避戰(zhàn)亂。
就在這時,李白遇到了“扶風豪士”。“東方日出啼早鴉”以下十句,描寫在豪士家飲宴的場景。這一段寫得奇宕,就是敘事過程和描寫場景有很大的跳躍與轉(zhuǎn)換。經(jīng)這一宕,轉(zhuǎn)出一個明媚華美的境界,這是閑中著色:四句贊美環(huán)境,四句贊美主人,兩句贊美盛筵。這些詩句并不意味著李白置
展開閱讀全文 ∨,此詩一開始,直寫時事:“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边@一年的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洛陽成了叛軍的政治中心。洛城西南的天津橋下血流成河,洛城的郊野白骨如山?!拔乙鄸|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報國無門,空有一身匡世救國之心的詩人李白無奈只能奔往東南吳地以避戰(zhàn)亂。
就在這時,李白遇到了“扶風豪士”?!皷|方日出啼早鴉”以下十句,描寫在豪士家飲宴的場景。這一段寫得奇宕,就是敘事過程和描寫場景有很大的跳躍與轉(zhuǎn)換。經(jīng)這一宕,轉(zhuǎn)出一個明媚華美的境界,這是閑中著色:四句贊美環(huán)境,四句贊美主人,兩句贊美盛筵。這些詩句并不意味著李白置國家興亡于不顧而沉溺于個人安樂,而不過是即事即景的一段應酬之辭罷了。從章法上說,有了這段穿插,疾徐有致,變幻層出。
李白并沒有在酣樂中沉醉。鋪敘過后,轉(zhuǎn)入抒情:“原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報恩知是誰?”這里舉出戰(zhàn)國四公子,用以引發(fā)下面的自我抒懷。在戰(zhàn)國那個動亂的時代,戰(zhàn)國四公子各自蓄養(yǎng)了數(shù)千門客,其中不乏杰出人物。信陵君門客重義氣,輕死生,以大智大勇協(xié)助信陵君成就了卻秦救趙的奇勛,千秋萬代,為人傳誦。此時又逢罹亂,李白很想效法他們,報效國家。眼前這位扶風豪士雖然不能給李白提供立功報國的現(xiàn)實機會,但他“開心寫意”以待李白,使李白頓生知遇之感,禁不住要將胸中事一吐為快。“明日報恩知是誰”一句極為自負,大意是說:我今天受了你的款待,明日定要干出一番事情來教你瞧瞧!詩人故意用了反詰語氣,將下文引出:“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蹦┒伪砻餍嫩E,一片真誠。南朝陳代詩人江暉有句:“恐君不見信,撫劍一揚眉?!保ā队暄┣罚┕艠犯镀G歌行》有句:“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崩畎谆闷湔Z,以“三三七”的句法出之,“清水白石”比喻心地光明,“脫吾帽”四句益發(fā)爛漫,活畫出詩人率真的天性。接著,以張良為喻。李白把張良的事跡倒轉(zhuǎn)過來,說“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這兩句的大意是:我之所以沒有象張良那樣隨赤松子而去,是因為功業(yè)未成,國難當前,我更得報效于國家。耿耿此心,黃石公可以明鑒。
李白七言歌行自由揮灑、不暇整飭,詩人的思想往往只包含在某些片斷和句子中?!斗鲲L豪士歌》以系念時事發(fā)端,以許國明志收束,這正是詩的本旨所在?!?參考資料:完善
1、
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225-229
2、
薛天緯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149-151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一開始,直寫時事:“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边@一年的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洛陽成了叛軍的政治中心。洛城西南的天津橋下血流成河,洛城的郊野白骨如山?!拔乙鄸|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報國無門,空有一身匡世救國之心的詩人李白無奈只能奔往東南吳地以避戰(zhàn)亂。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xiāng)。早年在蜀中就學漫游。青年時期,開始漫游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詔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但因權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游歷。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